清晨的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洒在桌面上,方泽一夜未眠。他的目光凝视着桌上的测试记录,这些数据经过无数次反复验证,已经足以证明超导电池的性能。然而,即便如此,厂长的拒绝仍像一道冰冷的墙壁,将他的努力隔绝在外。
“光有数据远远不够。”他喃喃自语,脑海中回想起厂长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做生意的最终要看结果。”
方泽心里清楚,自已需要更有说服力的证明来打破对方的疑虑。简单的纸面数据无法打动现实主义者,真正能撼动他们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表现。
重新梳理问题
方泽打开系统界面,调取了超导电池的性能数据。他发现,尽管技术上超导电池已经达到了理论的最佳状态,但在一些关键参数上,比如充电稳定性、低温环境适应性等,仍然存在可优化的空间。
【任务更新:提升超导电池的性能验证全面性。】
【目标:1. 提供多场景下的性能数据;2. 完成高负载环境下的长时间运行测试;3. 增加可视化演示效果。】
“看来,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方泽叹了口气。他开始逐条分析系统提示,制定更详细的实验计划。
首先,他在实验室内搭建了一个模拟环境,将电池接入多种负载设备,模拟电动车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的运行状态。他使用了多种测试装置,包括恒温箱、高速电机以及高压测试仪,力求覆盖最苛刻的使用条件。
测试过程中,方泽发现,在极高负载下,电池的温度管理系统表现出了些许波动。这种波动虽然不会影响使用,但在一些极端场景中,可能会成为被质疑的原因。
为此,他开始调整电池的散热结构,利用系统提供的技术指引,设计出一种微型的石墨烯散热片。这种材料不仅能快速吸收和传导热量,还能在不增加电池体积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散热效率。
经过两天的优化和调试,超导电池的运行表现更加稳定,各项数据甚至超出了他之前的预期。
第二次尝试说服
拿着重新整理的测试数据,方泽再次来到了电动车厂。这一次,他的心态比第一次更加坚定,因为他知道,自已已经用技术弥补了厂长最担心的那些问题。
厂长办公室里,气氛依旧严肃。厂长看着方泽递来的数据,眼神中没有太多变化,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小方啊,我不是不相信你的技术,但这些东西,对我们这种厂子来说,风险太大了。”
“厂长,我理解您的担忧。”方泽语气冷静,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强烈的自信,“所以这次,我不仅带来了数据,还准备了一场更全面的测试。”
“更全面的测试?”厂长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兴趣,“怎么个测试法?”
方泽从包里拿出一块超导电池,接上了一台电动车模型。这辆小型测试车配备了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可以实时记录电池的性能变化。
“我会模拟电动车在极端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包括高负载、长时间连续使用和低温环境下的启动性能。这些测试可以直接展示电池的真实表现。”
厂长靠在椅背上,点了点头:“行,那就试试看吧。不过,我还是得提醒你,哪怕测试再成功,技术能否量产也是个大问题。”
“厂长,您只需要看结果就行。”方泽没有再多说,专注地调试设备,准备开始测试。
数据的力量
测试开始,方泽将测试车驶入模拟场地,启动了高负载模式。电池迅速向电动车的马达提供稳定而强劲的能量,车轮高速旋转,整个装置的运行如同一台小型风暴。
接着,他切换到续航模式,让测试车以恒定速度连续运行。屏幕上的数据实时更新,显示出电池的能量输出极其平稳,甚至在低电量状态下也没有明显衰减。
“你这电池的续航能力倒是挺惊人的。”站在一旁的技术经理张工忍不住感叹道,“要是能量产,这绝对是个杀手级产品。”
方泽没有说话,他专注地盯着屏幕上的最后一组数据——低温环境启动测试。这是电动车在冬季使用中最常见的痛点,也是传统锂电池的最大弱项。
当温度降到零下15摄氏度时,他启动了测试车。引擎在一瞬间轰鸣起来,毫无延迟地进入了正常运行状态。
“这么低的温度下还能启动得这么快?”张工推了推眼镜,满脸不可置信。
“这就是超导电池的优势。”方泽微微一笑,将所有测试数据整理成了一份清晰的报告递给厂长,“厂长,这些结果您可以亲自验证,我相信它能完全解决目前市场上的痛点。”
厂长接过报告,翻看了一会儿,脸上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说道:“小方,你确实让我看到了技术的潜力。但就像我之前说的,技术能不能变成商品,还得靠更深入的验证和规划。”
“我明白。”方泽点点头,“我会准备更多的样品,进行更广泛的测试。厂长,如果还有什么疑虑,请您尽管提出来,我一定会用技术和数据给您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