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的天气,炎热得如同一个巨大的蒸笼。骄阳似火,肆无忌惮地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灼热的气息。
走在府中的小径上,仿佛能听到热气从地面升腾而起的滋滋声。
那强烈的阳光刺得人眼睛生疼,让人不敢长时间直视。
林玉城心中明了,院试已近在咫尺,此乃他人生中关键之节点。
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其规格之高、意义之重大,令所有学子皆心怀敬畏。
那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学政奔赴各地主考,更是为这场考试增添了无尽的庄重与威严。
丑辰未戌之年被唤作岁试,而今年恰好便是岁试之际。
提学官率先考核的乃是以往的生员、增生、附生等秀才,他们于这场考试中尽情展现着自已的渊博才学与深厚积累。
随后,第二场方轮到童生考秀才,那才是真正的院试之重头戏,无数童生怀揣着炽热的梦想与强烈的渴望,翘首以盼能在这场考试中崭露头角,成为令人艳羡的秀才。
一旦考中秀才,便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荣耀之门,享有诸多令人瞩目的权利。
其一,可免除那繁重的徭役之苦,无需再被劳役所累,从而能够更加心无旁骛地钻研学问。
其二,见了地方官员无需下跪,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其身份的尊贵。那挺直的脊梁,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不凡。
其三,有资格踏入官学深造,在那知识的殿堂中进一步提升自已的学识与修养,如同展翅的雄鹰,向着更高远的天空翱翔。
正当林玉城在书房中埋头苦读、紧张备战之时,一封来自恩师贾雨村的书信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悄然飘至。
信中,贾雨村满是关切与期望地写道:
吾徒玉城,为师深知你勤勉向学,心怀壮志。
如今岁试将至,京城之中考生如繁星密布,竞争之激烈,实难想象。
此次参加考试的童生众多,既有新考中的童生,又有那些屡试不第却依旧执着的学子,甚至还有五六十岁的老童生也来参加院试。
压力虽大,你可切莫畏惧。
今岁的主考官,那可是翰林出身,早年在科举之路上也是历经诸多磨难,几经波折才高中皇榜。
入了官场之后,他秉持刚正不阿之态,凭借着卓越的才学与高尚的品德赢得众人敬重。
这位主考官虽学富五车,极富才学,但是却性格古怪,常做出意想不到之举。
故为师特意为你布置几道压胜题,其一,论君子之德与治国之道有何关联;其二,以史为鉴,谈谈当今之世该如何弘扬仁义之风;其三,描绘你心中的理想盛世,并阐述实现之途径。
你可要用心钻研,定能有所收获。”
林玉城展信细读,心中涌起阵阵暖流与振奋之情。
他即刻铺纸研墨,提笔回信,言辞恳切地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恩师在上,学生玉城拜读来信,如沐春风,备受鼓舞。
深知此次院试竞争激烈,然学生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恩师期望。
学生必当用心钻研恩师所布置之题,勤加练习,积累才学。
学生定当奋力拼搏,为自已的前程,为恩师的教诲,为家族的荣耀。”
此后,林玉城更加勤奋刻苦,日夜沉浸在书海之中,认真撰写文章,反复斟酌字句。
他时而沉思,时而奋笔疾书,力求每一篇文章都能文风醇厚、立意高远。
他还不时地吟诵自已所写的诗词,不断修改完善,以达到完美。
林玉城想起古时科举之典故。
如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是高中后的畅快淋漓;又思及范进中举,虽历经波折,却终得功名。
这些典故激励着他,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已的信念。
林黛玉与薛宝钗得知林玉城即将参加院试,也纷纷行动起来。
林黛玉精心挑选了几支上好的毛笔,又寻来一方质地细腻的砚台,悄悄送到林玉城的书房。
她虽未多言,但那关切的眼神已胜过千言万语。
薛宝钗则亲手缝制了一个精致的书袋,上面绣着淡雅的桂花,寓意着蟾宫折桂。
她还准备了一些糕点和茶水,关注玉城的身体,嘱咐林玉城在复习之余要注意身体。
荣国府上下也都为林玉城的考试积极准备着后勤保障。
厨房中,厨娘们精心烹制着各种美味的茶点。
有香甜可口的桂花糕,那细腻的口感与桂花的芬芳交织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还有酥脆的杏仁饼,咬上一口,满嘴留香。
茶水更是精心挑选,有清新的绿茶,淡雅的白茶,醇厚的红茶,以供林玉城在复习疲惫之时提神醒脑。
府中的丫鬟们将书房打扫得一尘不染,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为林玉城营造出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同时,还准备了各种应急的药品,以防林玉城在考试前夕身体不适。
林玉城静坐于自已的书房之中,面前堆积如山的书籍和文稿。
他的眼眸中闪烁着坚定与执着的光芒,心中暗暗为自已鼓劲儿。
窗外的阳光轻柔地洒落在他的书桌上,仿若一位无声的使者,为他照亮前行的道路。
荣国府中的众人皆知晓林玉城即将面临院试,纷纷给予他鼓励与支持。
薛宝钗不时地送来精致的点心和香醇的茶水,那温柔的目光犹如温暖的春风,给予他无穷的力量。
林黛玉虽嘴上未言,但心中亦在为他默默祈祷。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林玉城愈发努力地复习着,他深知自已肩负着众人的殷切期望,更是为了自已的璀璨未来而奋力拼搏。
随着院试的日子步步逼近,他的心情愈发紧张,却也同时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