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天空逐渐变得阴沉昏暗。
此时,窗外传来阵阵鞭炮声,宣告着1953年的离去和1954年的到来。
何雨柱与何雨水兄妹二人相对而坐。
一张不大不小的桌子,上面层层叠叠地摆满了八道菜肴,每一道都蕴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和祝愿,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富贵有余、吉祥如意。
何雨柱和何雨水每人手中握着一瓶汽水,微笑着碰杯,并异口同声地说道:“哥哥(妹妹),新年快乐!”
欢声笑语过后,便是一顿温馨的团圆饭。
饭后,两人一同将碗筷收拾进厨房,然后各自端着一杯热茶,慵懒地瘫坐在炕上。
突然间,何雨水打破了沉默,轻声问道:“哥哥,你说他会想我们吗?”
话音刚落,屋内瞬间陷入一片寂静。
何雨柱微微一怔,随后若无其事地回答道:“也许会,你想他了吗?”
对于这个“他”,兄妹俩心知肚明,所指之人正是他们的父亲——何大清。
何雨水轻咬嘴唇,默默地点头,眼中闪烁着一丝复杂的情感,低声喃喃自语:“哥,我是不是很没出息啊?明明他当初狠心抛下了我们,可我心里还是惦记着他......”
“雨水,你个小丫头,想太多会长不高的。”何雨柱故意伸手揉搓着何雨水的头发。
瞬间,把何雨水大早上起床扎的头发弄成了一团鸡窝样。
“哥,你说话就说话,别弄我头发,头可断发不可乱。”何雨水有点生气地嘟着小嘴。
她心中刚才的感伤低沉瞬间消失不见,双手急着捋自已的头发。
何雨柱喝了一口热茶,去去嘴里面的油腻,才缓缓开口说道:“雨水,他和我们的血缘关系是斩不断的,你想他也没有错。”
话里面透露出的是不在乎和随意。
反正呢,现在每个月何大清答应给十块钱,何雨柱就收着,等以后何大清老了需要养老,他按照情况酌情处理。
正月初一,到处弥漫着喜庆祥和的气氛,又是一年红红火火的日子开始了。
天还没亮透呢,何雨水便迫不及待地从床上爬起来,匆匆套上衣服后连头发也顾不得梳理一下,就循着香气直奔厨房而去。
她一进厨房门,满脸笑容地对着正在煮饺子的何雨柱大声喊道:“哥哥,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说完,她还煞有介事地双手抱拳道了个福。
何雨柱转过身来,脸上露出宠溺的微笑。
他顺手从裤兜里摸出一个用红纸精心裁剪而成的红包,轻轻放在何雨水的手中,并打趣道:“祝愿何雨水同志在新的一年里天天开心、快乐成长。”
等吃过象征团圆美满的饺子之后,何雨水兴高采烈地换上崭新的棉袄,背上那个漂亮的红白格子斜挎包,像只小鸟一样飞奔出家门。
毕竟,大年初一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他们可以呼朋引伴,结伴去各家各户拜年。
此时,那些手头宽裕些的长辈通常会慷慨地给予孩子们一两分钱作为压岁红包;
而即使经济条件稍逊一筹的长辈,他们同样不会让孩子们空手而归,而是热情地抓起一把瓜子或几颗花生糖塞到孩子们手中。
等何雨水踏出家门后,何雨柱便从柜子里拿出早已精心备好的炒南瓜子、炒花生以及散装糖果。
不仅如此,他还特意在裤兜里放置了几个五分钱的红包。
一上午时间,大院里面都此起彼伏的“新年好!新年快乐!新年大吉……”
孩子们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嘴里源源不断地说出各种吉祥话语,仿佛这些祝福语都是免费赠送似的。
一个孩子刚说完,另一个马上接过话头继续说下去。
等棒梗被贾张氏抱上门来拜年的时候。
何雨柱数出三颗炒花生递给棒梗,贾张氏见状立刻不高兴了,质问何雨柱为什么不给发糖。
何雨柱挺直了腰板,义正言辞地回答道:“贾张氏,你们家只给了雨水三颗生南瓜子,我可是给了你家棒梗三颗炒花生。
我这已经很够意思了,不信的话,你大可出去打听打听,看看大家都怎么说。”
哼,往年贾张氏上门那恨不得连盘子都端走,今年老子可不惯着。
听到这话,贾张氏狠狠地瞪了何雨柱一眼,然后抱起棒梗扭头就走。
“贾张氏,你走路小心点儿,可别摔倒了!”何雨柱嬉皮笑脸地喊了一嗓子。
他望着贾张氏那张因愤怒而扭曲的脸,心中别提多痛快了。
网上常说,你若过得不好,对我来说就是美好的晴天,看来这话一点儿也没错。
大年初一刚过,初二这天何雨柱便迫不及待地领着何雨水前往谭顺家中拜年。
“师母,新年快乐,祝愿您二老在新的一年里身强体健,事事顺遂!”何雨柱满脸笑容地递上精心准备的拜年礼,口中说出的话语满含真挚的祝福之情。
韩秀芬接过网兜,看到里面装着的麦乳精和两瓶茅台酒,忍不住轻声责备起来:“柱子,我不是跟你讲过要你节约一些吗?你怎么还是这样大手大脚地乱花钱呢。”
何雨柱挠了挠头,露出憨厚的笑容回答道:“师母,您放心,我这儿手头还宽裕着呢,绝对饿不着自已。”
就在这时,谭荷夫妇牵着孩子也赶到了,他们附和着说道:“妈,爸早就说过,柱子就如同他的小儿子一样,您呀,就别再跟自已的儿女们见外了。”
说话间,他们将带来的拜年礼物呈了上来——依旧是两瓶茅台酒和一罐麦乳精,此外今年还多了些他们托人弄到的新鲜苹果。
“来来来,大伙赶紧进屋落座吧,你爸正在厨房里忙着给你们做好吃的。”韩秀芬满心欢喜,既感到欣慰又无比自豪。
一进屋,何雨柱挽起衣袖,大步流星的走进厨房。
先是向谭顺拜年,接着自然的上前帮忙干活。
很快,屋里面就进来了一个接着一个的人,最后谭顺就安排一人准备一个拿手好菜。